星愿宝贝疗育计划
星愿宝贝疗育计划 点击募捐
项目背景
希望为残障少儿提供智能学习、体能锻炼、科技康复三位一体的康复训练服务。希望各地的残障青少儿能够享有我们建设的康复机构,享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优秀的教育资源。 据统计,我国特殊儿童群体(0-14岁)总量超过千万,截止2018年数据,我国共有唐氏患儿超100万,孤独症儿童近350 万,残疾儿童800万以上。与巨大且日益增长的特殊人群数量相比,特殊人群教育及康复培训资源显得匮乏。 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每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必须建有特殊教育学校”,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诸多现实原因, 这个标准远未达标。
由于使用资金的匮乏,现有的康复中心场地受到严格把控。很多康复中心都是利用租赁的居民楼来进行空间划分,各个空间几乎均等分配,这样的设置不符合儿童所需,不能和残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模式很好的对应。 大部分的康复中心中,都是按照普通幼儿园的装饰来进行。颜色过于鲜艳,没有考虑到残障儿童的心理特性。
依依是一位在孤独症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小朋友,两岁时父母发现他从不跟其他小孩玩,而且一直不会讲话,后来被确诊为孤独症,自此走上了四处奔波、寻医问药的漫长康复之路。爸爸妈妈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一天她能够主动喊出“爸爸,妈妈”。 值得庆幸的事是,因为依依父母的及时发现与干预。半年前就来到了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现在的小桔,已经能够讲一些简单的词语。叫出了爸爸妈妈等待了2年的一声:“爸爸、妈妈。”
比依依大2岁今年已经4岁的男孩骏骏,发现病症和放弃治疗的经历和依依十分相似。因为妈妈离家而去,爸爸外出打工,爷爷带着骏骏成了留守老人和儿童。当地没有专门的康复中心,从未康复治疗过的骏骏,长期几乎和外界隔绝的生活方式,也无形之中加重了他的症状。如果当地有专业的康复治疗中心,当地的残障儿童就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让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社会技巧更好的融入社会。
我们要做的
对于缺少社交环境,甚至有语言障碍的残障青少儿,康复设备中有多功能语言教具及器材帮助残障青少儿锻炼语言发声和交流能力,模拟出社交语言环境促进残障青少儿语言能力方面的提升。同样会有体感式及情景式训练课程来帮助残障青少儿提升语言认知和肢体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视觉刺激和引导,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项目成果
本机构执行儿童康复和康复师培训项目已有1年多,100多位受益的孩子们正在接收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课程康复。已为1000多位康复师提供专业的康复师培训。
项目执行计划
○帮扶地区:全国
○受助对象:残障儿童
○服务时间:2022年8月-2023年8月
项目准备阶段:与各地卫健委、教育局、残联等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当地残障青少年儿童的基本情况,确定此次建设智能康复机构的地区;
项目执行阶段:发布线上募捐,用线上筹集资金来建设智能康复机构、采购物资与课程教具。
项目总结阶段: 2022年7月-2023年6月:项目自执行其每月提交项目进展,总结项目经验,并在项目执行完毕后提交结项报告。
项目预算
执行机构简介
上海希之星慈善基金会于2022年7月1日于上海市民政局成立(前身为上海希之星公益发展中心于 2014年6月18日在普陀区民政局成立),资助未成年人开展的救助帮困、康复训练、医疗救治、社会参与等项目,资助其他未成年人关爱帮扶项目。基金会秉承了传统康复训练方式,更融入了国外先进的康复认知教学课程,成立一年时间即闻名于全国唐氏群体,时至今日希之星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唐氏综合征专业康复机构,成立之初希之星即成为中国国际言语语言听力协会会员,2015 年希之星成为国际唐氏协会中国区唯一的 NGO 组织成员。
公募机构简介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简称“思源工程”)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民建中央发起并负责日常管理,于2007年3月成立的全国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资助以扶贫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的“思源工程”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现任理事长为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陈昌智。
票据说明
感谢您的捐赠,为保障每一位捐赠人的权益,可以向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申请捐赠票据。 所有票据均为电子票据,请您在个人用户中心“我的”-“捐赠记录”中找到对应的捐赠订单申请开票,我们会尽快给您开出电子发票。联系我们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热线:010-85698060。